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自编自唱的歌谣,其形式短小,生动活泼,曲调爽朗质朴,节奏自由。“打鼓草”山歌则是四川省的马边、沐川、犍为、屏山等地特有的山野劳动山歌,一般在薅打鼓草时吟唱的。
“打鼓草”是马边、沐川等地一带农村大春季节进行除草的一种干活方式。采用打鼓草这种干活方式,除草面积要大,够一帮人干一天的活,一般20个以上,尤其以男青年为主,其中多数是会唱山歌的,须有一至二个打鼓匠,能击鼓领唱数百首山歌,指挥干活,能调节干活人员的情趣。
四川的打鼓薅草内容丰富多彩,表现形式也独具特色,它有头有尾、有说有唱,而且曲牌众多,悠扬动听,有独唱、合唱、接唱、对唱。代表性的如马边“午时歌”《吃了饭来乐逍遥》,犍为的“花台头号”《扫了花园彻花台》,沐川的“烧烟歌”《喊声烟头点火来》等,生动活泼,美不胜收,算得是民间文化的闪光点。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文化里,那么,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,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,一如马边“打鼓草”一般。
干活时,这一帮人排成一字形,打鼓匠在薅草人员的后面,打鼓、唱歌、催工。谁薅慢了,打鼓匠就走到谁的后面加快鼓点,以催促。薅草人都随着打鼓匠的节奏边薅草边唱歌,场面相当热闹。薅打鼓草的作用在于,使干活的人心情愉快,干活迅速,省工省时,抢住季节。
“打鼓草”山歌的内容极其丰富。上唱天、下唱地,也可唱古、唱今。见花唱花,见草唱草,见人唱人。多以叙事为主,也有不少情歌。有的打鼓匠一天能唱四五百首山歌。
“打鼓草”山歌的句式较为短小,且活泼自由。出现最多的是短调子山歌——又分为“讲板”(两句为一首或一段)和“正板”(四句为一首或一段,又叫四句子山歌),其中四句子山歌更为常见,可能要占整个山歌的三分之二,它可以四句单独成一首,也可以是若干个四句组成一首,如《十二个月荷包》,《十二个月英台》就是后一种类型。四句子山歌又可分为七言四句和五言四句,如《太阳歌》中的“太阳出来红又红,守卫长山赵子龙,长板坡前保阿斗,万马营中显英雄”,属于七言四句一首的;《十二个月说农家》,《十二个月英台》等属于七言四句一段的。五言四句的如《太阳歌》中的“好个太阳神,昆仑山上行,打起花钎鼓,迎接太阳神”,这为四句成一首;有时在一首或一段中,五言和七言交替出现,变换灵活。如《花歌》中的“……玫瑰花儿红,牡丹花儿鲜;花开花谢年年有,人老何成转少年。”这是在一段中同时出现五言和七言,象《飘荷包》中则是五言一段与七言一段交替出现。四句子山歌竟管内容很多,但音乐调子是一样的,只要能记歌词就很好唱了。“打鼓草”山歌中还有一些句式不齐,一段的句子较多的长调子山歌,当地农民称为“调儿”,有些“调儿”只有一段,十句八句不等,有些“调儿”也有很多段,但每一段略有变化,不像“四句子”那么整齐,如《爬海歌》《蜞蚂歌》等就属这一类型。
唱打鼓草歌的习俗,流传久远。新中国成立后,这种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,曾在大集体时得到发扬光大,很多生产队都用打鼓锄草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人们各自锄草,这一习俗慢慢消失了。2006年,川北薅草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